1928年,上海22岁富家千金爱上男仆甘当二房,要生孩子时后悔了_黄惠如_陆根荣_黄澄沧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香港6合和彩官网app > 新闻动态 >

1928年,上海22岁富家千金爱上男仆甘当二房,要生孩子时后悔了_黄惠如_陆根荣_黄澄沧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2:51    点击次数:52

民国时期,上海滩被称为“十里洋场”,这里的豪门恩怨频繁登上报纸头条,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。今天要讲述的这桩轰动一时的案件,不仅影响了当时整个上海社会,还催生了以当事人命名的香烟品牌,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,场场座无虚席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走进这起极富传奇色彩的“陆黄奸拐案”。

民国初年,上海滩上有一个黄姓富豪家族,经营着颇具规模的交易所,家财万贯。黄家有两个孩子:长子黄澄沧和小女儿黄惠如。父亲早逝后,黄澄沧开始掌管家业,尤其对妹妹的婚事格外上心。

黄惠如早已与当地显赫的贝家少爷订婚,两家门当户对,众人皆赞为天作之合。然而,令人费解的是,黄澄沧接手家族后,频频表示不愿让妹妹嫁入贝家。到了1927年年底,黄惠如21岁,双方家族开始商讨婚礼事宜。黄澄沧却极力劝说母亲取消这门婚事。

黄太太自然不愿轻易放弃这门豪门联姻,毕竟两家关系融洽,女儿嫁入贝家定能衣食无忧。她不解为何儿子如此反对。黄澄沧则称贝家规矩多,妹妹入赘后恐受委屈,且妹妹年纪比贝家少爷大三岁,不合适。

这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。俗话说“女大三抱金砖”,贝家从未在年龄问题上挑剔过,何况彼此相差无几?黄太太执意为女儿谋个好归宿,丝毫不顾儿子的阻挠,坚持准备婚礼。

展开剩余84%

见劝说无果,黄澄沧心生一计,暗中联系了贝家的一名医生,告知一些所谓的“秘密”。不久,贝家突然来电,语焉不详地告诉黄太太:“儿子还年轻,婚事不急,过两年再说。”正当黄太太准备发问时,贝家太太接着说:“听闻你家慧如最近脾气变坏,还有妇科疾病?这事不可忽视,最好赶紧去看医生……”

黄太太顿时惊愕,自己女儿一向温柔体贴、清白无瑕,哪里来的流言?然而无论她如何辩解,贝家铁了心要退婚,断然拒绝。

黄惠如身为典型的富家千金,从小被娇养,脾气虽偶有小爆发,却无伤大雅。得知是哥哥暗中造谣,导致自己名誉受损,她勃然大怒。她先在母亲面前哭闹,听说婚事被取消后更是悲痛欲绝,情绪崩溃到拒绝饮食,甚至萌生轻生念头。

这下黄澄沧慌了,他本只想阻止妹妹嫁入贝家,没想到引发这么严重的后果。于是他让家中忠心的茶房陆根荣多陪陪妹妹,开导她。陆根荣身为家中男仆,多年来尽职尽责,加上外形英俊、口才出众,深得黄家上下喜爱。

陆根荣见黄惠如消沉,耐心陪伴安慰。或许是对哥哥的报复,或许是绝望中抓住的救命稻草,黄惠如竟主动向陆根荣示好,甚至亲密无间。两人暗中频繁见面,隐瞒家人。

黄澄沧发现妹妹情绪好转,起了疑心,暗中派人跟踪,震惊地发现黄惠如竟与仆人关系亲密。黄澄沧勃然大怒,心想家中千金未嫁先与男仆交往,若被外人知晓,家族颜面尽失。

他不好声张,只得找借口将陆根荣调入黄家交易所。交易所生意繁忙,陆根荣一时难以适应,不慎抄错客户电话,造成经济损失。黄澄沧抓住机会痛斥他,命令其收拾行李回家。

陆根荣满腹委屈,偷偷找到黄惠如告别。没想到黄惠如坦言自己已怀孕。

此话令陆根荣惊慌失措,深知一旦家中知晓,后果不堪设想。黄惠如反倒安慰他说愿与他一同回乡下艰苦度日。陆根荣却透露乡下已婚有妻。黄惠如竟不生气,反而平静表示愿做二房,不悔当初。陆根荣见她哭闹不止,无奈答应带她回乡。

次日清晨,黄惠如收拾行李,悄悄从家中取走金银首饰,携带420银元,与陆根荣一同雇车返回苏州老家。

黄太太急得痛哭失声,苦劝无果。黄澄沧虽然怀疑妹妹随陆根荣离去,却不知具体去向,陷入焦虑。担心妹妹被拐卖,黄澄沧不得不向巡捕房报案,指控陆根荣诱拐黄惠如并盗窃财物。

巡捕房探员收了好处,积极行动,不久便查明两人藏身之处,将他们带回。

1928年8月25日,法庭上,黄惠如承担全部责任。但因黄家早已买通法官,判决陆根荣犯诱拐和盗窃罪,判刑四年。陆根荣不服,向苏州高等法院上诉。

此案迅速传遍全城,众多记者蜂拥而至,高等法院庭审当天,旁听者挤满法庭,场面火爆。黄家坚称陆根荣是流氓骗子,欺骗黄惠如。

陆根荣辩护律师指出,当时法律规定诱拐罪针对未满20岁女性,黄惠如已22岁,不符诱拐条件;且黄惠如坦承私自带走财物,陆根荣不知情,不构成帮助盗窃。

法庭辩论激烈,媒体炒作不断,黄惠如与陆根荣的故事愈发扑朔迷离,比小说情节更跌宕起伏,成为市井热议话题。四天后,高院维持判决,陆根荣因“意图奸淫而诱拐”罪被判4年。

黄惠如怀孕已逾六个月,无奈回乡待产。黄澄沧为避免家族丑闻,派人劝说她回家。

没想到,黄惠如回到陆根荣家后,生活截然不同。陆根荣妻子潘氏虽然起初震惊,但待人和善,将她视作姐妹,照顾饮食起居。黄惠如虽然沦为“二房”,却觉得虽然简陋,至少相安无事。

然而陆根荣外出后,潘氏开始冷待黄惠如,时常抱怨她是祸根。做饭时故意多放油盐,令人难以下咽。黄惠如娇惯惯养,不会厨艺,只能默默忍受。

临近分娩,黄惠如后悔莫及,身上钱财耗尽,黄家又公开断绝关系,前路茫然。

正当她陷入绝望时,上海各处仍传唱她与陆根荣的故事。京剧院推出《黄惠如与陆根荣》,买票赠送二人合影。中商烟草趁势推出“黄惠如”牌香烟,瞬间热销一空。

同年12月,剧作家洪深与导演张石川赴苏州监狱采访陆根荣,筹拍电影。上海电影公司老板顾无为亲临苏州,向黄惠如表示生产后可赴上海拍片,酬劳丰厚。

黄惠如临产贫困潦倒,欣然同意,签订十个月电影合同。顾无为安排她入住苏州志华医院待产。

黄家虽公开断绝,却为电影介入而忧虑。黄澄沧害怕妹妹成为笑柄,命母亲亲赴苏州接回女儿。

黄太太思念女儿,获儿子许可,立刻启程。黄惠如产下一男婴,却产后大出血,高烧不断。黄太太惊慌,决定带她回上海治疗。

未料返程遭遇风暴,船舱剧烈摇晃,虚弱的黄惠如经不起折腾,尚未上岸便离世。

黄家低调办丧,门外仍聚集五六千陌生吊唁者。各大报纸乘机炒作。陆根荣狱中上诉,江苏最高法院将案发回重审。1930年6月,陆根荣无罪释放。

随后剧场邀请陆根荣登台谢幕,观众爆发雷鸣般掌声。穿着不合身西装的他无言鞠躬,场面感人。

此案真相扑朔迷离,小报添油加醋,细节难辨。有人质疑黄惠如并未死去,男婴最初留在苏州医院,后却下落不明。黄家虽声称她死于船上,传闻则称其被送往北京隐居。陆根荣获释后在上海开小吃摊,约于七八十年代去世。

这桩轰动案件之所以吸引人,正因“富家千金爱上男仆”的故事极具话题性。再加上五四运动后新思想盛行,民众反感封建婚姻制度,故对黄惠如深感同情。

无论如何,这始终是一场黄惠如的悲剧,也是那个时代的悲歌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香港6合和彩官网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